PTE口语训练三部曲(三)RL 一曲听与说之歌

Retell lecture 属于口语的主观题。题目本身设计的出发点是测试我们是否有能力适应国外的学术场合。试想我们在一个讲座里听讲座所需要调动的技能包括听取讲座重点信息,做记录,以及做出反馈的能力(日常讲座中的问答)。所以PTE的RL 部分就是想在考场上还原一个真实的听力场景,用来测试考生的英文能力。

 

 

先来解析听的问题

 

PTE听力的侧重点

 

PTE 的听力和雅思听力有极大的区分度。雅思听力的考试形式更多的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了听力的细节部分。PTE的听力一方面保留了选择填空部分,除此而外,像RL和SST的听力更多的考察听力的逻辑。

 

听力的重点—逻辑结构

 

说到逻辑架构,不少同学说自己的中文逻辑都不好,更不要说英文的逻辑了,更何况还是在听力的转瞬即逝间抓住这个逻辑,简直是 mission impossible!其实,大可不必这么妄自菲薄。首先,你要破除的是对逻辑很难抓住的知见!RL的听力架构很简单基本是个总分的框架。他不会出一个非常复杂的穿越式的逻辑框架让你去猜,更不会是小说中的球状的逻辑结构:时空错乱,最终交叠的样式,就像《解忧杂货铺》那种叙事方式。RL的听力架构简单的多,你只要分析一定数量的真题,罗列出听力材料的逻辑框架,你就会发现总分的架构非常明显,如图一。我推荐你分析10篇真题,再根据老托93篇分析10篇左右的听力,你就会对听力的架构了然于心。当然根据听力材料的不同,这个框架多多少少有所变化,但总体基本不变。

 

图一:听力的逻辑架构

 

 

听力逻辑架构的识别

 

对听力架构的识别训练的重点。一般来说,内容点的给出会有一定的特征。英文逻辑的表达是显性居多,形连>意连。 形式连接词往往起到内容风向标的作用。不论听力还是阅读,逻辑连接词都是内容点的提示!表转折,因果,举例的逻辑连接词是我们判断的标志,课堂已经反复讲过,包括常见的逻辑连接词和较模糊的逻辑连接词。另外,除了形连之外,一些内容点的给出是通过语气来表达(两重一停)。这是课下需要反复体会的地方。

 

再来看笔记部分

 

笔记是人的外脑。听过不一定能记住,所以笔记的存在至关重要。有少部分同学属于听觉学习者,听过就可以把所有的东西记住,完全不依赖笔记。《学习之道》的作者列举了所罗门的听力奇迹,他能把会议中发言者的话完全重复下来,而他并不需要写一笔一画!从接触到的学生来看,只有凤毛麟角的同学能做到这样。所以不要把个案当作普遍事实。大部分同学还是需要做笔记的。

 

听的时候无法做笔记的情况

 

有些同学做题时无法做到边听边记,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这可能包含两方面的问题:1. 想记的太多,抓不住重点,这是对内容的筛选上出了错。放弃笔记记全的想法,因为那才是impossible mission, and totally unnecessary !  我在课堂上讲过的横向的笔记法可以把听力的笔记就变成了填表(类似雅思的填表)。这样将极大的简化听力的负担,注意是简化,不要想当然的觉得不必听!

  1. 基本功不扎实,训练的太少。我们先假设大家的手写速度都不慢,在听懂的情况下手写速度肯定不是障碍。那么听的时候,唯一障碍你的就是听力本身,有的同学听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听不懂了,更不要说写,甚至可能心里想的是我后面还得说呢,随便记几个词根本没法形成句子,再要说去流利的表达只能是勉为其难,想到这一层之后就放弃笔记了。如果是这样,那么你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听的时候没法写,而是听不懂,原先的“听的时候没法写”就成了彻底的伪命题。如果你符合这个情况,也不必沮丧,因为认清楚自身问题就像找到病源,回头对症下药才是正途!有的同学还没上过课,建议你跟文波的咨询老师沟通一下,他们都是“老中医”!已经参加过培训的同学可以按照“五遍听力法”进行听力训练。

 

如果解决了听和记的问题,说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怎么说相对主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说,尤其是79分的同学,也可以结合模版套内容。不要去说那些你不懂的东西,结合你能理解的部分,把笔记中的词说出来才是重点。忘词的时候,填充词做串联!经过文波培训的同学在衔接笔记和模版的时候是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的,你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语流的连续性,这是需要花时间训练的,具体语流训练法请参照第一篇(PTE口语训练三部曲1)进行。

 

 

墨尔本悉尼霍巴特文波PTE张强老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